我看首经贸这几年
首页» 首经贸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专题» 我看首经贸这几年

工商管理学院吴冬梅:畅谈首经贸变化二三事

发布时间:2017-12-25 来源: [打印] 字号: T T T

在过去的五年里首经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今天我主要谈一下在工作、科研方面感受到的变化。首先,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校申报成功的国家社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数量从以前的每年两三项增长到现在的每年二三十项,有的学院甚至能达到五六项;申报成功的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量更是逐年增加,这方面的发展是特别明显的。

其次,我近几年工作经历中印象最深、最引以为豪的要数OTA,即教师发展中心。OTA是老校长文魁教授创立的,在2006年到2014年期间,我一直担任发展中心主任。该项目2007年从多伦多大学引进,旨在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帮助教师教学、科研和身心健康。首经贸是中国第一家设立OTA的高校,当时《人民日报》、《教育报》等媒体对此做了大量采访,同时也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高教司司长亲自到校进行考察,并在考察后出台教育部一项新政策——每个高校都要建立OTA。因为做得比较好,这个项目在2014年拿到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首经贸建校以来首次拿到这个奖项。OTA取得的成就在国际国内上产生很大反响,也使学校广受赞誉。日本京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高校都来首经贸参观学习,其成果被世界教育大会作为中国一个典型案例在全球发布。

这几年来,对学校整体发展产生重大意义的事情我觉得有以下四点。一是冯培书记当选为十九大代表,在全国高校中也是少有的,这对我们学校而言是天大的事情。学校各部门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活动,贯彻落实得非常到位。二是京津冀研究,老校长文魁教授和祝尔娟教授共同带领团队对此做了十多年的探索,最近几年有两个很重大的贡献:首先每年出版一本《京津冀发展蓝皮书》,领导京津冀三地的很多专家进行研究;其次最为重要的是,这个研究从最初的学术研究最终发展成国家战略,每年为政府智库提供大量的研究报告,在政府确定京津冀发展战略中发挥巨大作用。三是科研成果丰硕,每年成功的国家级课题很多。近几年一大批科研成果登上国际顶尖级的期刊,国际权威和国际核心的数量不断增加,相比五六年前,科研成果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四是国际化成果颇丰,学校开设了自己的国际经管学院,各学院的国际化工作做得都很成功。前几年,国外的博士只有少数几个,只能跟着国内博士班双语上课,而今已经开设全英文留学项目。这些工作都使得首经贸的品牌、形象在全国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院校中得到很大提升。

最后谈一下学校未来发展建设,主要有两点。一是关心年轻老师职业生涯发展。对于老师,研究方向要集中、收敛,科研和教学要一致,科研首先要服务于教学,其次是要服务于社会。不能为了科研而科研,要为政府、企业提合理化建议。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主要说的是制度方面,大学是什么?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要有一个宽松的、自由的、大家喜欢进行交流的氛围,对待学术要有专业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只有将这些精神发扬光大,大学才能成为真正的学术共同体,而建成这样的大学,要靠全校师生共同努力。

(吴冬梅,工商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