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刘重霄:我看首经贸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7-12-26 来源: [打印] 字号: T T T
五年来,“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是学校党委领导下实施的“综合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大学英语教师和管理者,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我校大学英语在这几年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不断地改革实践,我校的英语教学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改革之前,我校的大学英语应试教学培养定位单一,改革后,形成了拔尖型、国际型和应用型三个类型的人才培养架构,基本实现了专业特色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匹配,因需施教。
学校首先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脱钩的决定,使大学英语摆脱了应试型教学的束缚,同时推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材学习,四、六级考试讲解和训练为重点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能力输出和交际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新模式。不仅满足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工具性需求,还将提升学生的中西文化人文素养作为重点。
基于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专业特色,学院开设了多样化课程。课堂之外,还开拓了包括晚自习英语微课在内的第二课堂建设。改革之前,大学英语仅有英语综合、英语听说、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四门课程,教材也比较单一,改革之后,从我校人才培养的共性与个性、能力与素质、语言与文化等层面构建了多样性课程平台体系,包括线上和线下、必修、限选和任选、通用、专门用途、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应用等课程类别和模块。共开设课程28门(新开课程24门),其中通识课5门,专门用途英语课6门,跨文化交际课5门,线上课程10门、实验实践课2门,实现了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校本化、个性化、多元化和立体化。
学院开发的“大学财经英语”慕课上线中国大学慕课网,并获高等教育出版社优秀课程奖。我们申报的7门课程获批了学校精品网络视频课,2门课程获批微课建设项目。2016年,我校的外语教学实验中心获批了北京高校语言教学示范中心。中心拥有18间语言实验室和9个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查询检索、访问浏览、自定义上传、个性收藏以及互动交流,可以满足教师线上辅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学校对大学英语的师资建设极为重视,今年引进了14名外籍教师,选送10名教师到美国知名高校进修访学,极大提升了我校英语教师的国际化程度。
我校第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这必将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我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财经类大学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刘重霄,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总支委员,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代表)
上一篇:财税学院王珂:我看校园的点滴变化